革命老區揚中市堅持“紅色引領”,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整合資源,搭建“一網聯盟”救助跨部門信息共享平臺,推進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資源統籌,切實提升救助的兜底功能,實現了智慧救助、精準救助、溫暖救助。
一、搭建“一網聯盟”實現“精準救助”
揚中市醫保局依托“金保工程”,在“揚中醫保”微信公眾號搭建“一網聯盟”救助跨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部門之間醫療救助信息實時共享和動態管理。一是每月定期對個人承擔醫療費用較高、就診頻次較多、特殊群體等三類參保患者進行篩查、匯總,動態跟蹤監測。二是建立困難群眾走訪排查協調機制,組織動員基層力量定期上門走訪,通過動態核實核準困難家庭的醫療費用發生狀況,對存在因病致貧返貧風險的人口,做到及早發現、精準識別、有效預警。三是年底對支出型困難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和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再次“回頭看”,做到從“坐等”到“入戶”,從“年終一次”到“常態長效”,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實現及時精準救助。
二、整合“救助力量”促進“多元幫扶”
一是強化部門橫向互動。定期牽頭召開“一網聯盟”成員單位座談會,就平臺運行情況、存在問題等進行溝通交流。聯合多部門在各自職能范圍予以救助,針對“因病支出急難型”救助個案,部門聯動會商,綜合救助,實現分散在民政、總工會、殘聯等多個部門管理的醫療救助責任的有效整合,避免可能造成的資金浪費現象。二是加強基層上下聯動。通過“15分鐘醫保服務圈”,將相關業務下沉至鎮(村)為民服務中心窗口,各部門按職責分工,一站式做好困難群眾申請受理、身份認定及醫療救助待遇享受,提高救助服務時效性。三是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加快構建多元化幫扶格局。聯合揚中市慈善總會、施氏慈善血透基金,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捐贈。啟動“大愛無疆·全程護佑”慈善助醫項目,尋求企業支持,設立專項救助資金500萬元,用于救助全市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困境兒童。同時,揚中市醫保局將醫保、民政、殘聯、總工會、紅十字會、慈善等部門的救助政策匯編成冊,統一編制《“一網聯盟”救助政策匯編》,線上線下廣而告之,確保救助政策宣傳到位。
自2021年8月“一網聯盟”平臺上線以來,上傳共享數據1.4萬余條,救助4592人,救助總金額1660.67萬元。全市各方救助力量的整合,進一步增強了醫療救助的溫度、速度和力度,讓民生保障“幸福底色”更足。2024年4月份,揚中市醫保部門通過醫保數據篩查,發現了一位楊姓女士康復治療費用較高,將數據預警信息上傳至“一網聯盟”平臺后,民政部門迅速響應,經過實地走訪了解,確認楊女士多年前因車禍導致痙攣性截癱,出現四肢活動及感覺障礙,一直在外輾轉于各大醫院進行康復理療,高昂的治療和康復費用讓一家人陷入了困境。民政部門第一時間受理了該戶的低保申請,并通過“一網聯盟”平臺,及時幫助該戶申請到了慈善大病救助,讓他們的基本生活及醫療需求有了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