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廣東省廣州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
廣州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堅持以優質便捷服務將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兒里,以可復制推廣改革創新成果助推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其中,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經驗獲全國推廣;支付與監管一體化工作成效顯著;構建“線上辦”“智能辦”“指尖辦”等服務方式及“醫保+銀行/郵政/稅務”等聯辦模式,被評為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服務“學黨史 辦實事”優秀典型案例。
廣州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高質量推進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障和廣州地區藥品、醫用耗材招標采購等醫療服務管理及經辦工作,為1414.2萬參保人、800萬異地來穗群眾提供優質醫保服務,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為廣州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醫保貢獻。
醫保改革成效顯著。堅持守正創新,推進系列改革事項,取得重要成果,為國家深化醫保改革貢獻廣州范本。
DIP支付方式改革創造“廣州經驗”。廣州DIP改革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積極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是具有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改革,受到多方關注。廣州市2018年率先啟動DIP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就醫信用無感支付打造“廣州模式”。面向全體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障參保人創新推出具有廣州特色的就醫信用無感支付服務,門診、住院免除所有排隊及手機操作交費環節實現診間結算,應用金融系統信用體系實現“先看病,后付費”,使參保人就醫付費模式及流程再造創新,其中使用醫保專項信用額度墊付的醫療費用,后續可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還款功能為全國首創,該項目入選2023年廣州十件民生實事并得到好評。
服務水平大幅躍升。縱深推進醫保“放管服”改革,持續完善醫保政務服務體系,強化精細化數字化管理,優化政務服務便民措施,切實提升參保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續擴展經辦服務方式,充分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開展“線上辦”“智能辦”“指尖辦”“聯合辦”“就近辦”等服務方式,構建“醫保+銀行”“醫保+郵政”“醫保+稅務”等業務聯辦模式,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穗好辦”App、粵醫保小程序、“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等渠道,醫保政務服務已實現100%事項“一網通辦”,約80%的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一次也不跑”,48個事項通過網上辦理的方式實現“省內通辦”“跨省通辦”。辦事材料從468項壓縮至324項,壓縮比例達30.8%。
開通“視頻辦”“云坐席”,實現辦事群眾“零跑腿”。推廣“云窗口”創新“視頻辦”服務,通過“云坐席”為群眾提供100件服務事項的遠程實時視頻,真人指導群眾辦事。通過電子簽約減少定點醫藥機構跑腿辦事,已有8800余家定點醫藥機構通過網絡電子簽約方式續簽醫保服務協議。
助力《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落實,為粵港澳企業居民提供無屏障服務。認真貫徹落實《南沙方案》主動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共享聯辦”,設置“跨省通辦”窗口,為參保人提供代收資料和咨詢服務。創建“線上線下專人粵語對接”服務模式,搭建“快捷反饋通道”,開設駐點專窗、專人專辦,全方位為在穗就業港澳籍居民、在穗就讀港澳學生及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居民提供醫保服務,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
醫保經辦質量更上臺階。通過提檔升級,強化醫保經辦試點工作,以點帶面不斷提高醫保服務可及性、便利性。
推動OCR智能審核試點工作。試點引入OCR識別合作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著力解決醫保零星報銷現有工作模式下人力成本高、審核效率低等難題,提升醫保經辦效能。現階段的試點工作中,大額住院費用審核效率明顯優于人工審核。
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自2017年起先行先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逐步建成符合市情、籌資多元、待遇合理、層次豐富、保障普惠的長護險制度體系,重點解決長期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相關醫療護理服務及設備使用服務需求,讓廣州市民的“老有所養”“老有所護”更可持續。
圖為廣東省廣州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集體合影。
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試點。通過開展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外配處方的方式做好定點零售藥店開通門診統籌服務,實現定點醫療機構與定點零售藥店的高效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