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內蒙古自治區醫藥采購中心信息科專業技術五級人員特木勒巴圖
特木勒巴圖,蒙古族,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醫藥采購中心專業技術五級人員,在自治區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組兼任副組長。2012年被原衛生部評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個人。他嚴謹求實,勇于創新,是一名醫保信息化建設質量的守護者和創新者。他處處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醫保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異成績。
先后在臨床、醫保崗位工作三十多年的特木勒巴圖,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在工作中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他處處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理論學習、聯系群眾、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醫保局著手推進醫保信息平臺建設,組織決定由特木勒巴圖擔任信息平臺建設工作組副組長。
信息平臺建設是一項關系民生的德政工程,由于各盟市對國家信息平臺架構不了解,導致有的盟市在平臺建設初期存在畏難情緒。為確保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設順利推進,特木勒巴圖帶領工程師深入盟市收集基礎材料,了解不同統籌地區政策差異并進行比對分析,確保自治區按照“應用盡用”“能配盡配”“最小必須”原則,建設全業務、全流程醫保信息平臺。
建設醫保信息平臺,規范化管理是關鍵。特木勒巴圖帶領工作組通過一年多日日夜夜的拼搏,圓滿完成16個子系統總體設計、調研、評審、開發、測試、培訓、上線、驗收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先后召開周例會100余次,協調解決各種事項2000余項,確保信息平臺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并同步制定運維巡檢服務目錄。在這套目錄中,網絡和安全72項、云平臺183項、數據庫37項、基礎設施7項、資料臺8項。通過主動運維巡檢和每日監控,保障醫保信息平臺穩定運行,為自治區實現醫保管理服務標準化、信息化,業務經辦流程規范化提供了技術助力。
時刻不忘業務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是特木勒巴圖的一個突出特點。他利用工作間隙編寫醫療保障飛行檢查解讀、業務編碼標準解讀、醫保結算清單規范填寫、DIP支付方式改革、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等課件,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宣講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規定,交流各地先進經驗,協助工作領先的地區不斷完善,推動工作落后的地區提速發展;他利用自己編寫制作的課件對各盟市、旗縣(區)經辦、定點醫院、定點藥店的工作人員進行全業務培訓,累計培訓8萬人次,為全區信息平臺順利上線切換打牢基礎,提供了人才支撐。
信息平臺在全區上線以來,日均結算醫療費用40萬筆、1.2億元。完成業務經辦765萬筆,涉及居民暫停繳費、個人零星報銷、賬戶共濟等34類經辦業務;兩定機構結算金額840億元,統籌支出392億元,賬戶支出177億余元。區內異地結算1144萬人,總費用66.6億元,醫保基金支付49.95億元;跨省結算388萬人,總費用159.38億元,醫保基金支出95.27億元。實現就醫購藥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為參保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醫保服務。招采管理子系統實現和國家平臺互聯互通,直接下載使用國家統一編碼,提高業務經辦效率;“業財一體化”縮短醫療機構貨款支付周期;“帶碼招標、帶碼采購、帶碼結算”便于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有1853家醫療機構采購掛網藥品3.56萬個,采購金額110.26億元,采購耗材334.2萬個,采購金額107.3億元;通過監管規則庫與系統的深度整合,并結合醫院端HIS系統與智能監管系統實現數據互通,實現事前提醒、事中預警、事后審核。對不合理診療行為提醒次數3.66萬次,核查可疑金額1.38億元,審核21.7萬人次,拒付1889萬元,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精準度,確保醫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年來,特木勒巴圖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普遍認可。他把成績當起點,懷著對建設高質量醫保事業的執著追求,正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