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統計精算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王娟
王娟,女,中共黨員,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統計精算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她不負韶華,勇做醫保基金守護者,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完成了多項醫保基金精細化管理重大課題研究項目,“科學精細優質高效北京打造醫保總額預算管理新模式”獲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服務建設典型案例推介活動評選一等獎。她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醫保人的使命擔當,用行動擦亮共產黨員先鋒底色。
從事醫保工作十余年,王娟始終牢記醫保人的神圣使命,以醫保基金“守門員”的自覺,深耕醫保支付管理,將醫保基金“給得科學、用得合理”作為執著堅守和努力追求的目標,用心做好醫保基金支付管理,管好老百姓“看病錢”“救命錢”。
北京市醫保部門每年管理近1000億元規模的基金,涉及4000多家醫療機構,每家醫療機構包含成百上千個數據項,部分醫療機構又有著個性化特征,如何公平合理地做好每一家醫療機構的醫保支付管理是一項極其龐大復雜的課題。醫保基金清測算公式縝密復雜,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個別數據有所改動,所有數據就需要重新測算,每年的清測算數據需要重復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計算。面對枯燥的數據,她深知責任重大,以強烈的責任心和執行力,帶領團隊摸索嘗試,攻克難題。從北京醫保總額控制管理,到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再到北京醫保總額預算新模式,不斷完善指標測算辦法、費用撥付流程、年終清算辦法,以及各項配套管理措施等。一路走來,北京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體系從無到有,到不斷完善成熟,這其中凝結了王娟的心血和汗水。這些年,她先后牽頭制定《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提質增效、總額預算管理辦法》、《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總額預算日常動態管理辦法》、《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工作中醫保基金結余留用辦法》等,為北京醫保支付管理搭建了制度體系。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指標測算辦法相對科學合理,符合臨床實際,為醫保基金的合理運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身在醫保管理一線崗位,王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落實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她和她的團隊肩負著全市數千家定點醫療機構的費用支付和醫保基金的管理工作,工作敏感度高、關注度高、風險度高,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她以過硬的業務水平和高度的責任感,克服了人員少、工作量大等諸多困難,帶領攻關團隊,創新醫保基金精細化管理,構建了總額預算下DRG付費、定額付費、按項目付費等多種方式并存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制度。與此同時,王娟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積極主動與醫療機構溝通協商,認真傾聽相關意見和建議,探討破解難題的管用思路和有效辦法,形成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一步步抓推進、一項項求突破,為醫療機構解決了實際困難,也為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減小了阻力,讓醫療機構由改革的被動接收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者,從原來擴張式發展逐步轉向內涵式發展。經過多年實踐,北京醫保基金人均支出增速穩步降低,從政策實施前的17%逐步下降至近年來的5%以內,醫保基金累計結余逐年增加,基金抗風險能力大大加強。
為了不斷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把好醫保多元支付體系的總開關、總閘門,王娟堅持新角度、新視野、新方法,回顧總結多年總額預算管理經驗,改變以往相對簡單粗放的費用控制模式,帶領團隊通過周期規劃、系統布局、精準設計、梯次推進,創造性構建了重視歷史數據規律、強調質量評價、實現價值支付的總額預算管理BJ-GBI新模式,首次系統搭建醫療機構醫保質量評價體系,從醫保基金購買醫療服務的角度,醫保費用效率、醫療服務質量、醫保綜合管理三個維度形成評價指標庫。通過科學量化各醫療機構管理質量,并與醫保支付深度融合,讓管理質量差的醫療機構無利可圖,讓管理質量好的醫療機構真正兌現醫療服務價值,真正發揮了醫保基金戰略購買和經濟杠桿作用。
王娟總說:“跟數據和費用打交道,邏輯要嚴謹,思路要清晰,數據要嚴絲合縫,不能有半點馬虎。”嚴謹的工作態度既是她的職業習慣更是她的自我要求。十多年來,數據計算零差錯,是對她工作的最大褒獎和認可。